用于雕琢的东西,主要有斜凿、正口凿、反口凿、圆凿、翘、溜沟、敲手等,各种凿铲,都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尺度(宽度),以习惯各种粗细斑纹的雕做。敲手是剔凿时用来击打凿刀的用具,一般用黄檀、枣木、红木等硬质木材做成。用木质敲手可防止将凿把敲坏。 别的一种雕琢东西就是锼弓子(钢丝锯),它是用来做各种透雕的必不少的东西。
木雕琢所用资料,表里檐雕琢有所不同 ,外檐装饰(包含大木)雕琢, 一般用质地较松软的木材,如红松、椴木、楠木等,以防风吹日晒变形。而室内装饰,则常用质地较硬,颜色典雅古拙的木材,如红木、花梨、紫檀、黄菠萝、樟木、楠木等高级木材。
明、清时期的木雕工艺,还常同其他工艺结合起来,在上面做翡翠、珠玉、珊瑚、螺钿、象牙之类镶嵌,使装饰愈加绮丽典雅。
明、清两代所选用的木雕斑纹图画,大都寻求典雅、绮丽、吉利、寓抱负、观念于图画之中是它的杰出特色。如帝王、皇族、坐落万人之极,他们刻意寻求的是增福添寿,在装饰中,常以蝙蝠、卍宇、寿字、如意为内容,涵义福寿绵长,万事如意。
文人墨客,清雅居士,则多以松、竹、梅、兰、博古(古青铜器)等图画点缀他们的宅邸。以示文雅、脱俗和时令。寻求富有,则多以福、禄、寿、喜为体裁;
而释教修建的雕琢体裁,则多数是释教故事、佛门八宝,轮、 罗、伞、盖、花、罐、鱼、肠等等。古修建的雕琢装,都是和主人的身份、位置、思维、观念、抱负、寻求相照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