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红
[摘 要]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有非常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与高技能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创新发展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系统,为进一步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把每一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好,为培养跟社会与企业要求相符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变成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关键研究课题。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 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4-01
引言: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陈旧教学法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和实践,让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环相扣不可以完成。理实一体化由于其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性,能够相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对于电子电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备必然的运用价值和操作可行性。
1、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1中等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中职教育与一般高中教育对比,存在着质的不同。最关键的不同是在培养对象上,从培养要求与培养目的来看,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是理实一体化。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多直面社会就业的学生,是社会各行业中的关键技术生力军,在中等职业学生走向校外,踏出课堂一刻,就拟定了学生的角色定位。但是,一般教育的培养目标关键是高分过线的上榜者。最本质的不同是,前者检验的关键规范是实践能力,后者检验的关键规范是应试能力。
1.2满足新型电技人才的社会预期
在就业的中职电子电工学生的调查中发觉,在普通教学模式下,尽管学生手持证书与优异成绩单,但是与他们在现实工作里的技能掌握有着相对大的差别。这种情况说明,陈旧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实际所需人才有着相对远的距离,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中职电技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革。改变传统中职教育中的症结所在,持续把中职教育模式实施创新势在必行,让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接受市场的检测,满足企业对职工的用工需求。
2、电工专业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征订与编写一体化教材
要有和专业相配套教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传统的教材通工程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与体系性,不可以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把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摒弃,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把每一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技能训练有计划地展开,在训练中使学生知其然。教师把学生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加以解释,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除了理实一体化教材征订外,还能组织教师编写以工程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
2.2建设一体化教室
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完成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有实操教学的条件。所以,一体化教室要包含讲台、黑板、课桌、实操设备、仪器仪表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依据设备和课桌中间的安排关系能把一体化教室设置成前后型或混合型。相对常见的安排形式是前后型,很多的一体化教室都能使用这种方式。其特征是布局分区显著,课桌在前面摆放,方便理论教学。实习设备在后面摆放,便于实操训练。在授课时还能交叉教学,同时便于课堂管理。混合型把实习设备与课桌编在一起,让一体教室的空间大大节省。但前面是教师,后面是学生,授课时学生的视觉会受到必然的影响。在教室内布置多媒体投影设备能达到相对好的效果,但课堂管理不如前后型便利。
2.5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实践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关键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把教学程序分为“导”“学”“教”“做”“评”5个教学程序。
导,教师要把引导做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兴趣。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把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成具备生活化的情境,辅助学生构建新的理论知识。比如,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安全用电,教师能够运用图片或者视频,使学生了解到标准用电的操作。
学,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差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把教案的编制做好,提升学生的效率。“实用”是教案编写的原则,使学生高效率地实现教学任务。教师要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教师能够培养,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实施,指引学生来实施小组合作,一起出来实验。教师要细化教学任务,让学生渐渐完成。
教,教师讲解要用精炼的语言来,用熟练与标准的操作来为学生示范与指导。教师的教关键展现在示范上,要求要严格操作,做到准确与标准。在示范以前,对要求教师要细化,包含查看的重点、办法、目的,并在示范的经过中要边演示边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要留意操作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点是做实验。实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来做的。在这个经过中,实验学生要自主完成,教师在旁指导与监督,把引导者与咨询者做好,并要适时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比如,在电气控制路线的调试与安装中,教师要依照维修电工的工作任务,要经过读原理,把元器件的明细表列出,之后在电路板上装元器件,再实施测试与调试,最后检验学习成果。这样持续地改进与总结经验。
评,教师要把评价与反馈做好,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经过中的态度,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学生要把自我评估做好,推动自我发展。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3.1适当增强综合型教师的培养。教育的主导者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前进方向的经过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子电工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进行,也需要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相联合的综合型教师作为这模式的支撑。学校要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使用未雨绸缪的形式,注重电子和电工专业的教师培养和学生发展,教师的长期引进方案和培训能力计划要及早拟定。“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在对待教师人才的问题上也要开放胸襟,主动接纳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兼职讲师,帮助学校的理实一体化建设,提高中职教师的全体素质。
3.2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经过中要因材施教,依据本学校的学生素养水平和本区域的电力体系工作要求,以教研组为基础单位,以统编教材为参考材料,以教师为改革主角,因地制宜地拟定校本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也要把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摒弃,多让学生实施思考和实践操作,在实验操作中教授电学的基础知识,渐渐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工和电子教学让学生喜欢上,可以以积极的思考和训练提高本身的实践竞争力,为之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电子和电工专业是一门抽象程度高、理论知识强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经过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相对大。在打破陈旧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完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推动学生持续单独思考和主动探索。我们要持续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把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施展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炜烨.浅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J].电子制作,2013,3(15).
[2] 徐卫东.行动导向视野下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