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从幼儿抓起的。一般认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在这一系列素质中,美国人尤其重视心理素质的教育。
自尊和自信
美国家长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
1 、美国人碰了面,遇到家长带着孩子,一般是先与孩子打招呼,而且,特别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
2 、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还常常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觉。
3 、如果孩子画兔子画成了老鼠,便夸他有想像力,让他享受成功,而不是失败、沮丧。
自我价值感
培养宝宝遇到难题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解决的行为方式。例如同年人发生争执时,家长不会做“裁判”一样评判是非,而是鼓励孩子们想办法和好如初。
挫折承受能力
家长支持并鼓励孩子参加“棒球赛”、“小铁人三项赛”等活动,激发他们与强者抗衡的勇气和信心。即使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拿不到名次,他们认为胆略和顽强并不总来源于胜利,“心态决定一切”。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是最重要的,锻炼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是最重要的。
人际交往能力
在美国家庭中,家长们经常倾听孩子的建议,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但不能胡来,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要负一定责任。著名的华盛顿砍苹果树故事,华盛顿先生对孩子说:“失去了一棵树,我当然很难过,但我同时也很高兴,因为你鼓足勇气向我说了实话。我宁愿要一个勇敢诚实的孩子,也不愿拥有一个种满枝叶繁茂樱桃树的果园。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儿子”。在人际交往中的真诚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印入孩子心中。
巴小象课堂特邀亲子培训老师刘勇赫开设亲子沟通课程,引进美国亲子教育理念——GRC亲子沟通体系。实操性强,让家长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做好亲子陪伴和亲子沟通。尤其是针对3-12岁儿童,正处在世界观和性格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家长给与正确的亲子教育让孩子避免出现不听话、任性、无理取闹这些现象。
通过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培养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性格。课程设置分为多个章节,轻松有趣,适合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边看教学视频边玩亲子游戏,孩子不抵触,接受度高。
刘勇赫老师还专门针对3-12岁阶段儿童教育常见问题做了解答,如何解决隔代育儿教育理念不同的矛盾,老人溺爱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孩子无理取闹,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怎么引导教育?等等问题都可以在课程中找到答案。
关注巴小象课堂微信公众号,育儿老师在线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