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pdf
袁彪玲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9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经过补阳还五汤与针炙治疗后,患者的缺血性中风现象发生明显改善,9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2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8例,无变化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脑中风症状,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针炙;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基础为脑血栓,脑血栓会导致脑血管狭窄、阻塞,进而造成意识障碍及偏瘫。缺血性脑中风好发于老年人,具有起病急、病情快、复发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其发生具有先兆症状,比如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嘴歪流口水、失语、站立不稳等,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会遗留脑、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补阳还五汤合针炙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3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补阳还五汤与针炙治疗的9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经脑MRI或CT确诊,患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受阻麻木、动作迟缓等。本组中包括男52例,女41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3.1±5.8)岁;患者主要的合并疾病为:高血压34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症10例、冠心病8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①西医: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缓解脑水肿,应用阿司匹林、脑心通、钙离子拮抗剂,病情稳定后应用血塞通,静脉滴注。②中医:补阳还五汤的药物组方包括红花5 g,赤芍10 g,地龙15 g,桃仁10 g,川芎15 g,当归15 g,黄芪30~120 g,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取400 mL,口服,2次/d。对于血压高者可加用石决明、天麻;对于肢体麻木者可加用防己、木瓜;对于言语不清者可加用郁金、石菖蒲;对于小便失禁者可加用益智仁;对于下肢偏瘫者可加用杜仲、牛膝、桑寄生;对于血瘀者可加用鸡血藤、莪术。针灸的治疗方法为:针刺主穴为:三阴交、内关、尺泽、水沟、委中、极泉;针刺配穴为:太溪、太冲(肝阳暴亢者)、合谷、丰隆(风痰阻络者),曲池、丰隆、内庭(痰热腑实者),足三里、气海(气虚血滞者),颊车、地仓(口角歪斜者),太溪、风池(阴虚风动者),手三里、合谷、肩髃(上肢不遂者),阴/阳陵泉、环跳、风市(下肢不遂者),风池、天柱(头晕者)。1疗程为12周[1]。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的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为基本治愈;患者的病残程度为Ⅰ~Ⅲ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为显著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则可判定为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在18%以下为无变化。
2 结 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的缺血性中风症状发生明显缓解。本组9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2例(55.91%),显著进步29例(31.18%),进步8例(8.60%),无变化4例(4.30%),治疗总有效率为95.70%。
3 讨 论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呈逐年升上趋势。缺血性中风病情中、发病急,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只能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因而部分患者通常遗留脑或肢体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学发病机制为气虚血瘀,气血亏损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则脉络受阻,进而诱发本病,故在实施治疗时应以祛痰通络、益气活血为主。补阳还五汤是常用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处方中的黄芪能益气,当归能养血,红花、桃仁、地龙、赤芍、川芎能通络、活血、化瘀,将诸位药物联合应用能起到增强药效的作用[2]。针灸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针灸主穴分析:由于心主血脉,而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位,针刺此穴能调理心气,使气血疏通;由于脑为主神之府,且督脉入脑,而水沟穴为督脉穴,针刺此穴能醒脑开窍,使神清气爽;极泉、委中及尺泽穴能疏通经络,三阴交等滋补肝肾,将主穴与配穴配合进行针灸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滋补肝肾、醒脑开窍及疏通经脉的作用[3]。补阳还五汤和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协同发挥治疗作用,益气、补血、通络功效更加明显[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的缺血性中风症状发生明显缓解。本组9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2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8例,无变化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0%,说明补阳还五汤和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脑中风症状[5]。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显著疗效,二者能协同发挥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脑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因此,是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 雷,李 翔.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2):271-273.
[2] 汪德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87-88.
[3] 柴宝鑫.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3,28(09):1861-1862.
[4] 柯 锋,吴 洪,邓春龄,吴民献,蔡 柏,万 诚,曾坤全,方林彬.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和非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疗效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1):962-964.
[5] 何平祥,吴瑞莲,马红平.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62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9):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