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腾讯、阿里巴巴之后,百度也对“虚拟钱银”进行了全面封闭。
“抱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暂不敞开。”8月27日,《世界金融报》记者查找发现,百度方面已对旗下讨论区“百度贴吧”中触及虚拟钱银事务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其间,往日热烈的币圈吧、数字钱银吧、虚拟钱银吧等贴吧被悉数封禁。
不过,到记者发稿,比特币吧、莱特币吧等尚处于敞开状况。
BAT围堵“虚拟钱银”
事实上,百度并不是独一家针对虚拟钱银进行封杀的互联网巨子,上星期腾讯和阿里巴巴现已和币圈“划清界限”。
8月21日,一批涉区块链微信大号被封,其间包含火币网资讯、深链财经、金色财经、币世界快讯、每日币读等。
腾讯方面表明,此次封停为永久封停,原由于“部分大众号涉嫌发布ICO和虚拟钱银买卖炒作信息,违背《即时通讯东西大众信息效劳开展办理暂行规定》,被责令屏蔽一切内容。”
其实,早在7月9日,腾讯就现已采纳办法对虚拟币买卖账号作出约束。其间包含约束途径收款账号的收款功用,制止运用微信付出进行虚拟币买卖收款和约束个人卖家账号的收款额度,仅满意日常交际事务运用,约束虚拟币相关买卖收款。
8月24日,蚂蚁金服也对外表态,付出宝关于个人账户涉嫌虚拟钱银买卖的,会依据情节采纳约束账户收款功用乃至永久约束收款等处理办法。
依据本年7月份中钞区块链技能研究院院长张一锋在承受采访时泄漏的数据,现在付出宝排查并封闭了约3000个从事虚拟钱银买卖的账户。
不合法集资三大“套路”
为何新一轮监管风暴来得如此强烈?
8月24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备以“虚拟钱银”“区块链”名义进行不合法集资的危险提示》(下称“《危险提示》”)。
该《危险提示》指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立异”“区块链”的旗帜,经过发行所谓“虚拟钱银”“虚拟财物”“数字财物”等方法吸收资金,损害大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实根据区块链技能,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不合法集资、传销、欺诈之实,首要有以下特征:
● 网络化、跨境化显着。依托互联网、聊天东西进行买卖,使用网上付出东西出入资金,危险涉及规模广、涣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经过租借境外效劳器建立网站,本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长途操控施行违法活动。一些个人在聊天东西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出资额度,能够代为出资,极可能是欺诈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寻难度很大。
● 欺骗性、引诱性、隐蔽性较强。使用热门概念进行炒作,假造名字繁多的“巨大上”理论,有的还使用名人大V“站台”宣扬,以空投“糖块”等为引诱,声称“币值只涨不跌”“出资周期短、收益高、危险低”,具有较强迷惑性。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经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钱银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法不合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初次代币发行)、IFO(以分叉比特币为中心发行代币)、IEO(以买卖所为中心发行代币)等花样翻新的名字发行代币,或打着同享经济的旗帜以IMO(以矿机为中心发行代币)方法进行虚拟钱银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 存在多种违法危险。不法分子经过揭露宣扬,以“静态收益”(炒币增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开展下线获利)为钓饵,招引大众投入资金,并威逼出资人开展人员参加,不断扩大资金池,具有不合法集资、传销、欺诈等违法行为特征。
《危险提示》称,此类活动以“金融立异”为噱头,本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圈套,资金工作难以长时间维系。请广阔大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信任不着边际的许诺,建立正确的钱银观念和出资理念,实在进步危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头绪,可活跃向有关部门告发反映。
一位币圈人士对《世界金融报》记者坦言,现在监管和几大互联网巨子针对虚拟钱银的冲击对币圈商场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现在币价一蹶不振的情况下。
“币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社群运营,几大首要的线上信息涣散途径就是微信群、贴吧、百度查找等流量聚集地;线下运营首要会集在各类会议、小型沙龙等。现在依照监管的全掩盖冲击,基本上在信息流上阻断了沟通,资金流上阻断了买卖。”该人士表明。
区块链技能尚处于萌发,而币圈现已凉了。
本文源自世界金融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